电动汽车200年历史——中国的高开低走和弯道超车

发布日期:2024-09-19 13:17

来源类型:新民晚报 | 作者:Bruno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澳门六开彩结果记录2024年】【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澳门资料大全正版资料2024年公开】【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澳门六开彩结果查询】


点击关注,支持「智能座舱研究社」的原创文章,享受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作者:忻雯静

编者:赛博七号


今天,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汽埃安诞生。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智能制造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现,表明我国正加快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借此时机,我们回顾电动汽车的两百年历史和中国的高开低走与弯道超车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从电动车的高开低走,到燃油车的后来居上,再到中国的弯道超车…...接近两百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电动车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气体、液体和固体,谁在抢跑


“汽车”的命名由来是什么?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汽油的汽。但正确答案是蒸汽的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代替了风与水,成为机械最主要的动力源。


1672年早春,中国北京,比利时传教士费迪南德·韦尔比斯特侥有兴致地观察孩子们放风筝。一根线带着纸鸢在京城上空摇摇晃晃,传教士若有所悟:许是空气的魔力,让孩子们尽了兴。带着对空气动力学的思考,他在几个月后亲手为18岁的康熙皇帝打造了一个“蒸汽玩具”:以木头精雕成半米长的车身,中央装一个煤炉,炉子上盛放着巨大的金属曲颈瓶。当瓶里的水加热喷出蒸汽,带动叶轮旋转,车的五个轮子——有一个是前置的引导轮——就这样被驱动前行。虽然是皇帝的玩具,虽然不能载人,但接近于概念车的它,确实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架汽车。



这位鼓捣出“布兰卡冲动式蒸汽机”的比利时传教士还有一个亲切的中文名字,叫南怀仁。此时,距离瓦待出生还有整整60年,古籍并没有记载下康熙对这辆“概念车”的感受,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有关汽车你追我赶的快感,要与中国无缘了。


1769年,法国陆军苦恼于随军火炮人拖马驮太费工,炮兵上尉尼古拉斯·居纽灵机一动,何不让蒸汽动力帮忙拉火炮呢?他设计了一款巨大的锅炉,锅炉后是2个40开气缸,带动有三个轮子的长长车身——真正可载人行驶的气车诞生了。可惜,它只是战争需求的产物,那时还没人想到,足以拉动大炮的汽车,如何在城市道路上大展身手。



1825年,喜欢新事物的英国贵族终于让汽车进城了。斯瓦底•嘉内公爵投资了一辆全露天座席的大型蒸汽车,360度视野,满载19人,堪称今天伦敦双层观光红巴士的鼻祖。各种蒸汽车纷纷在伦敦城里跟传统马车抢着道路。


但蒸汽动力的弊端马上呈现:自带大锅炉的它一辆几吨到十几吨重,既不如马车坐着优雅,早期速度往往也抢不过马车而被无情嘲笑。那时开蒸汽车至少需要两人合作驾驶,一人把方向盘,一人专门盯着锅炉添煤添水,迎面黑烟熏陶,蒸汽车司机看上去真不算什么好差事。


在抢道马车夫的无情嘲笑声下,蒸汽有点尴尬,烧油的内燃机还没出现,电动力就此被推上了潮流赛道。是的,在油车之前,电动车才是汽车行业的先锋鼻祖、网红代言人。


就在蒸汽车在伦敦城和马车互相论道的时侯,大洋彼岸一个美国铁匠大汗淋漓挥着锤,忽然对电磁学产生了兴趣。这个铁匠叫托马斯·达文波特,他迷上的是打工铺子里利用电磁学原理分离铁矿的神奇机器。好奇心驱使下,他购买了一台同款设备拆装研究,同样充满好奇心的妻子甚至将婚纱剪成一根根布条,让丈夫用来绝缘电动机的电线。铁匠就这样慢慢转职发明家,拿下了直流电机的专利,也搞出了一种古怪的手电池。1834年夏天,达文波特成功用直流电机驱动一台三轮车行进,最高时速6公里,世界上第一台电动车由此诞生。


但达文波特的干电池用完后并不能再充电,使用成本极高,这辆车完全看不到代步的价值,市场抛弃了它,达文波特破产了。人类的生活看似毫无改变。


20年后,法国物理学家普兰特发明了铅酸电池,人类终于为电池充上了电。解决续航问题有了希望,发明家们对电动车的热情重新被点燃,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将改进过的西门子电机和铅酸电池组安装到一台三轮自行车上,并在巴黎市中心以12公里/小时的速度飙了约20公里才耗尽电力,速度比达文波特提升了一倍,续航似乎作为城市生活的代步也够用了,这样的实用性,奠定了后来特鲁夫‘电动车之父”的名头。


仅仅4年后,油车也出现了一一1885年,卡尔·本茨在德国曼海姆制成了自己的第一辆专利汽车,这辆三轮车搭载了一合两冲程单紅0.9马力的汽油内燃机,最高时速16公里。为了宣传丈夫的这个发明,本茨的妻子瑞贝卡决定带着两个孩子进行长途旅行,一路将这辆车开回了100公里外的娘家。哦,顺带一提,后来本茨还创办了一个公司,叫作戴勒姆-奔驰。



从此、伦敦、柏林等大城市的街道上、同时疾驰着马车、蒸汽车、电动车和內燃机汽油车,畜力、气体、固体和液体互相使劲抢着道,一场争夺城市消费者的大乱斗开始了。



古早的网红故事,你方唱罢我登场


用古早消费者的眼光来看,哪种动力才是良好的代步选择?


马车率先退出了竞争,它的速度上限定死在了那里。除了坐在车里的贵族,谁都不太喜欢街道上满地的马粪。而蒸汽车光启动就要45分钟,一路还得不停加水加煤炭,那个大体格子出起车祸来也很吓人。早期的汽油车需要靠手摇曲柄启动,废气污染严重,比如卡尔·本茨的那辆车一路浓烟滚滚,时人戏谑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于是,相对小巧、无气味、低噪音、不用换挡且成本相对低廉的电动车,成了城市人的宠儿。


19世纪末,欧洲各国都开始鼓励使用电动车。英国很多邮政车、出租车都换成了电动力,行驶时发出有节奏的“嗡嗡"声,被亲切称为"蜂鸟”。美国道路上的电动车是燃油车的两倍。为了吸引那时的女性消费者,美国汽车制造商们集体在广告上发力,专门绘制精美的广告插图呈现电动车里华丽的内饰,消费形象一下就立起来了。《纽约时报》为此专门推出报道,“电动车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汽车是那个时代国家力量的角力。英国用蒸汽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蒸汽车与贵族马车反倒早早失去了竞争力,英国没能在汽车产业上大声说话。看上去,一切仿佛是法国电车、美国电车、德国内燃油车的三国之争了。


卡尔·本茨的内燃油车更新换代很快,德国制造开始了响亮名声。但德国国内同样有电车出来打擂台。1899年,设计师费迪南德 ·波尔舍发明了一种轮毂电动机,他自述是为了“替代本茨内燃机汽车上的链条传动”。1900年,波尔舍在巴黎世博会上推出了自己的心血:华丽的马车车厢造型下是铅酸电池,带动车辆前轮上的两个轮毂电机。由于造型太过华丽,这辆被命名为Lohner-Porsche的电车一下征服了许多观众。你没看错,这个字母就是后来的保时捷。


看上去,一切尘埃落定,电车要一统江山了。谁也没想到,最后反而是最大力宣传电车消费的美国来了一场大转弯。


191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在观看屠夫杀牛的一套完整流程时得到了启发,在自家汽车工厂里创造了世界第一条生产流水线。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就此改变了汽车产业的面貌,也改变了福特自家“T型车”的命运。到了1927年,福特流水线上每24秒就能完成一辆T型车的组装,一辆福特T型车的售价从1909年的850美元一路降到1925年的260美元,工厂所在的底特律成为“汽车之城”。而同时期的电动双座敞篷车,十几年来一直保持1750美元的高昂售价。


洛克菲勒等石油大亨们的发力,更是完全改变了燃油车的命运。得克萨斯州无数油井林立,廉价的石油资源不断流向市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池技术的停滞不前。20世纪初的电池比今天低效得多,于是现代城市化成为压垮电车的最后一根稻草。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充电基础设施却完全跟不上道路延伸的速度,续航成为巨型城市里每个上班族通勤的第一考虑。就这样,燃油车吹响了全面反击的冲锋号。


1920年代,曾经辉煌的电动车彻底淡出人们视野,很多人每天排队加油,甚至忘记了电动车存在过的痕迹。只有战时的法国因为被德国切断了石油供应,曾短暂重拾电动车的技能包。



无人注意的角落,谁悄悄摸到了弯道之前


英美法德在汽车产业上大混战的时候,中国还是马车和驴车。


1902年,慈禧正准备度过自己的第68个生日,满朝文武继续为送礼而发愁。按外交官裕庚的女儿裕容龄回忆,当时袁世凯最出风头,他送上的生日礼物是一辆图利亚牌汽车,烧油的。


于是,南怀仁之后,整整230年过去,中国皇宫里再次见到了汽车的身影。看上去,从康熙的蒸汽车玩具到慈禧的燃油车,我们完全跳过了最初的电车时代。


1906年,丹麦人马易尔在上海泗泾路成立了慎昌洋行,主要代理机电设备的对华进口业务。当时爱迪生电灯泡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就是马易尔拿下的。在灯泡上赚得盆满钵满后,马易尔看到了上海的消费潜力,决定进口更加大的东西——他选择的是俄亥俄州米尔伯恩货车公司生产的一款轻型电动轿车。


1921年,慎昌洋行引进的电动轿车出现在了上海的马路上。这也许就是电动车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慎昌洋行精心制作了汽车广告,车头灯是宣传的重中之重——当时燃油车大多使用乙炔车灯,而乙炔遇水后会产生有毒白烟,电动车上加装电灯泡反而成了天然的技术优势:慎昌洋行可是独家代理爱迪生灯泡的呀。于是当时的中国道路上,雪亮的白炽车灯成了最靓的仔,当时世界上电动车己被燃油车打压得抬不起头,却反而在中国找到了存在感。这算不算“天意注定"?


同年11月,首届上海车展在法租界的凡尔登花园举办,语境是很大的“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第一次汽车展览”。开幕那天,来华的各种汽车因为过大无法开进室内,只能在露天进行展览,唯有慎昌洋行小巧的米尔伯恩电动轿车可以开进室内展台。慎昌再次拿出灯泡优势,电动汽车就这样被安置在无比华丽的灯光之下,完全压过了在露天风吹日晒的壳牌石油展区汽车的风头。


只可惜,2年后,米尔伯恩货车公司就被通用收购,电动车生产线被改成了更赚钱的别克轿车生产线,电动汽车的余光,就此停留在第一届上海车展,停留在民国上海滩的记记里。


勿勿又是26年过去。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在斯大林汽车厂壮观的生产线前,他满怀期冀:“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后来,我们有了解放牌汽车、东风牌汽车…...但更多是停留在军用与运输货用上,适合城市家庭的民用小轿车生产停滞不前,攻关的技术也都是燃油车方向。



还有弯道超车的余地吗


1973年,中东爆发石油危机,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燃油车的能源安全开始被担忧。各国慢慢重启了电动车的研究。这一年,上海青年万钢正插队在延吉农村。两年后,他被推荐至东北林业大学学习,最后赴德留学,攻读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博士学位。


万钢的博士毕业论文主题是降低汽车车内噪音的技术,这篇论文不仅让他赢得德国高校与企业奖,也成为他征服车企的敲门砖。1999年,万钢受邀带领留德汽车工业博士工程师代表团回国考察,当时中国正准备加入WTO,国内盛行着两种汽车理论:一种是自己独立发展汽车工业。另一种则是拿来主义,节约开发成本,完全从国外引进汽车技术。


万钢对当时欧洲能源危机的感受太深了。面对两种汽车理论,万钢直接上书国务院:中国汽车产业要跨越式发展。面对未来的能源紧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方向!



一脚漂亮的油门:送你上牌桌


早在万钢上书的7年前,1992年,钱学森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写了一封信:“我国汽车工业应跳过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彼时,改革开放之后合资国产的第一款轿车桑塔纳下线不久,成为中国道路上最显眼的风景线,加之当时中国的电池技术并不成熟,事情就搁置了。


3年后,微软发布了Windows95,全球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电子设备都需要电池,早在1980年代就由日本科学家吉野彰等人开发的锂电池,突然成了市场的宠儿。有人开始琢磨:锂电池的潜力,是不是也能用在汽车上?——100年前,正是电池的技术瓶颈,成了电动汽车衰败的导火索。


1997年,日本推出全球第一辆装备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


万钢的上书,重新引燃了一整个国度对电动汽车的热情。1999年底,万钢就任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承担其中科研难度最大的燃料电池轿车研发。当时燃料电池仅仅能点亮灯泡,科研人才紧缺,万钢从"留德汽车工业博士工程师代表团“里请来了几位帮忙,他们大多在国外大型汽车公司工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提供了不少建议。


万钢发力的这一年,34岁的王传福打造出了锂电池生产线,开始为诺基亚和TCL手机供应电池。万钢和王传福都不会想到,当时间跨入千禧年,电动汽车的时代会如此急切地直接往两人、往中国撞来,双向奔赴。


2002年,超越1号、超越2号、超越3号新能源汽车相继在万钢团队努力下研发成功,各项指标接近燃油车水平,新能源汽车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003年,王传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他也在这一年超越日本三洋,成为世界电池生产大王。2007年,万钢接任中国科技部部长、奥运科技 (2008)行动计划组组长,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技术齐头并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注意力,被认为是世界重新认识一个强盛中国的开始,而在京奥期间,超过500辆新能源汽车被交付使用,其中50%以上为纯电动汽车。



一个新的电动时代要开始了。2008年的牌桌上,还坐着一个叫埃隆·马斯克的美籍南非人,他抢在奥运会开幕前推出了特斯拉跑车,成为全球第一辆充满电可行驶320公里以上的全电动汽车。


从某种程度来说,马斯克的出现,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最后一块拼图。马斯克的核心研发团队来自硅谷,将IT理念用在造车上,再加上个人魅力和营销团队的互联网思维,成为一条出现在中国市场的鲶鱼,“倒逼”中国车企提升竞争力。


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也开始入局——马斯克的科技IP造车思路仿佛在提醒中国,别忘记100多年前的马车、蒸汽车、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油车的那场大混战,技术重要,能引领时尚热潮同样重要,拿到市场后如何继续创造消费文化,或许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最终的胜负手。


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只有8159辆,渗透率尚未突破1%。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25.6%,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2全年,新能源汽车占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达25%,而美国这一占比不到6%。


如果说超越特斯拉只是超越了其中一种全球领先车企,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将进一步印证中国弯道超车的成功。国际能源署发布《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2022年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占到全球的60%。比亚迪进军东南亚市场,奇瑞、吉利和江淮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欧洲和澳洲亦有不俗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车企在11月份出口了价值32亿美元的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了165%。其中70%销往欧洲。


进入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正式告别购置补贴时代。新能源车企是否能够自给自足,继续保持市场竟争力,是亟需思考的问题。造车新势力的洗牌潮仍在持续,传统车企也在筹划反超,新能源领域与燃油车的世界大混战一触即发。著名的咨询公司Gartner是最大的乐观者,他们预测,到2026年,全球销售的电动汽车将有50%以上来自中国。


当然,脑洞也可以再大点。


1971年,美国阿波罗15号携带“遨游”1号月球车登月。这辆月球车每个车轮配备了一个直流电动机和一对银锌氢氧化钾电池,各国竞相报道“电动汽车未来将是主要的交通工具”。2019年,以太阳能板和核电池提供动力的中国玉免二号月球车,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素,成为又一座里程碑。


月球上的故事或许告诉我们,世界各国重新坐上汽车牌桌洗牌大战的今天,牌局的赌注,并不只限于地球市场——毕竟谁能知道,未来在月球、火星的语境下,新能源与燃油车的对战,又会是怎么样的局面呢?



如果大家想看更多关于智能座舱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智能座舱研究社


Henedi:

9秒前:1900年,波尔舍在巴黎世博会上推出了自己的心血:华丽的马车车厢造型下是铅酸电池,带动车辆前轮上的两个轮毂电机。

维尔·佩恩:

3秒前:可惜,它只是战争需求的产物,那时还没人想到,足以拉动大炮的汽车,如何在城市道路上大展身手。

埃米利娅·巴拉纳茨:

1秒前:3年后,微软发布了Windows95,全球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电子设备都需要电池,早在1980年代就由日本科学家吉野彰等人开发的锂电池,突然成了市场的宠儿。

刘皂:

6秒前: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在斯大林汽车厂壮观的生产线前,他满怀期冀:“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